天商研究丨低空经济:政策红利释放下的产业革命与法律挑战

引言

随着全球航空技术的突破和空域管理改革的深化,低空经济正从概念走向现实。根据中国民航局数据,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突破5000亿元,年均增速超20%,无人机产业贡献率超过60%,2030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有望达到2万亿元。低空经济是一个事关国家未来核心竞争力的新型产业体系,对于拉动国内消费、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防现代化建设、提升应急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这一新兴经济形态不仅重塑了传统航空格局,更在智慧城市、应急救援、农业植保等领域创造千亿级市场空间。然而,其快速发展的背后也伴随着空域资源争夺、安全隐患、权责界定不清等法律难题。本文将从产业内涵、发展前景及法律规制三个维度,系统剖析低空经济的核心命题。

 

一、低空经济的基本内涵与政策定位

(一)定义与空域范围

对于低空经济的定义,学术界目前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现普遍的提法是指,低空经济是以低空空域(通常指真高1000米以下,部分延伸至3000米)为依托,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涵盖研发制造、运营服务、应用场景的综合性经济形态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二)政策定位与支持

低空经济其本质是通过“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2021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要发展交通运输平台经济、枢纽经济、通道经济、低空经济,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首次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纳入新质生产力范畴,明确指出要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2024年7月8日中国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发布《体育总局航管中心关于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而后广东、安徽、四川等多个省市出台政策加快推动低空经济发展。

 

二、产业链图谱分析

(一)硬件制造端:技术与材料驱动的底层支撑

• 无人机整机:eVTOL主机厂:亿航智能(全球首个三证齐全的eVTOL制造商)、沃飞长空等企业已进入量产阶段,产品在适航认证和成本控制上具备国际竞争力。大疆占据全球70%市场份额,极飞农业无人机年销量突破15万台

• 高能量密度电池:eVTOL对电池能量密度要求严苛,宁德时代等企业研发的凝聚态电池(目标400Wh/kg)成为技术突破重点。

(二)运营服务端:基础设施与网络化生态构建

• 城市空中交通(UAM):eVTOL商业化运营率先在景区观光和短途运输场景落地,如深圳至珠海跨城航线试点,预计2035年中国载人eVTOL年需求达4.2万台

• 物流配送网络:顺丰、京东等企业通过“无人机+低空货运”模式降低偏远地区配送成本,末端配送效率提升70%。

• 综合保障服务:中信海直等企业推出常态化低空运输服务,结合租赁、维修等配套,形成完整运营生态。

(三)应用场景层

领域

典型案例

工业巡检

国家电网“雄鹰计划”覆盖2000座变电站

农业植保

极飞P100无人机日均作业量超3000亩
物流配送 安徽丰巢无人机配送网络覆盖3000社区
应急救援 重庆山火期间无人机助力高效救援(火情检测、物资投放230吨、数据传输)
低空旅游 2023年12月,亿航智能在合肥骆岗公园举办了全球载人商业首演,引发关注。2024年6月,小鹏汇天与江门协昌行文旅签订协议,未来采购100架分体式飞行汽车,准备在江门打造“文旅低空营地”
 

二、低空经济发展现状与前景预测

(一)政策驱动下的爆发式增长

1. 空域管理改革

•2020年10月21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公布首批13个城市为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实验基地;2022年8月25日,4个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3个民用无人驾驶试验基地授牌,并新增了试飞验证类型。

2. 产业扶持双轮驱动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低空经济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写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明确其作为立体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工信部”十四五”规划明确将低空经济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

• 央行设立5000亿元专项再贷款支持低空基础设施建设

3. 技术突破临界点

• 亿航智能EH216-S获全球首张载人eVTOL适航证

• 物联网技术实现无人机集群编队控制精度达厘米级

(二)新兴商业模式探索

1. 共享低空经济

• 深圳”天路云网”平台整合2000+无人机运营商,实现”一键呼叫”即时服务

• 杭州试点无人机快递会员制,年费99元享10公斤免费配送额度

2. 保险创新实践

• 2024年7月,人保财险广东分公司发布了全国首个“低空飞行器专属保险”

• 平安产险深圳分公司推出并签约首单低空领域政府救助保险,聚焦政府关注的三者风险,保障辖区内空中飞行器及运行物体三者责任风险。

• 中国太保产险牵头人保财险、平安产险,成功组建 “低空经济通用航空意外险”共保体

• 广东试点”保险+期货”模式,为农业无人机作业提供价格风险保障。

3. 跨行业融合与资本联动

“无人机+”生态:农业植保无人机覆盖全国超5亿亩农田,电力巡检无人机替代高危人工操作,市场规模年均增长30%1

产业基金与融资热潮:2024年国内eVTOL领域融资超14起,时的科技、小鹏汇天等企业获数亿美元投资,推动适航取证与量产进程2

 

三、法律规制体系的完善路径

(一)立法现状与核心问题

当前低空经济法律体系呈现“重政策、轻法律”特点,存在以下问题:

(1)法规层级低:缺乏国家层面的《低空空域管理法》,地方立法(如深圳、珠海条例)尚未形成统一标准;

(2)监管职责交叉:军航、民航、地方政府多头管理,易现“监管空白”;

(3)安全与隐私风险:“黑飞”事件频发,数据采集可能侵犯个人隐私。

(4)产品责任认定困境:无人机事故责任认定耗时久,案件类型中70%涉及多方责任划分争议。

(二)法律完善的关键方向

(1)制定专项立法:全国人大代表张天任建议出台《低空空域管理法》,明确空域分类、飞行审批流程及违规处罚细则,构建“发展与安全并重”的监管框架3

(2)数据与隐私保护:无人机采集的地理信息数据合规性存疑,需通过立法规范无人机数据采集范围,明确数据所有权与使用边界。推行区块链技术实现飞行数据全程可追溯。

 

结语

低空经济正重塑”三维空间”治理规则,其发展本质上是法治化与市场化的深度博弈。在《国家低空经济创新发展纲要(2024-2035)》即将出台之际,亟需构建包容审慎的法治生态,既要通过立法明确权责边界,又要预留技术创新空间;既要保障公共安全,又要激发市场活力。唯有实现制度创新与技术进步的良性互动,方能真正释放低空经济的万亿级市场潜力。

 

1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24/0503/c1004-40228398.html

2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412313283530558.html

3https://news.qq.com/rain/a/20250308A08OE400

 

律师简介

叶世康

·广东天商律师事务所

权益合伙人、副主任

叶世康律师主要从事低空经济、企业风险合规、刑事辩护等专业领域的法律服务。现任广州市律师协会低空经济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律师协会涉外刑事法律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广州市律师协会律所管理与发展工作委员会委员、华南农业大学法律硕士研究生兼职实务导师、广东省侨联为侨志愿服务专家团专家、广东国际商会商事法律专业委员会调解员等。

刘青

·广东天商律师事务所

劳动法律事务部副部长

刘青律师擅长劳动争议纠纷、建设工程合同纠纷、融资租赁合同纠纷、买卖合同纠纷、损害赔偿纠纷等民商事诉讼业务,精通各类民商事案件的业务操作,具有丰富的办案经验。在非诉业务方面,曾处理过多家银行、不良资产机构不良资产包的执行和处置业务,参与多家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及上市公司提供法律顾问服务,拟定、修改合同百余份,为公司提供劳动用工合规服务,提供合规管理建议,有丰富的诉讼经验、非诉服务经验以及谈判、调解经验。

图片
供稿:叶世康

编辑:陈梦灵

核稿:陈霭盈

审定:邓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