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说清“医保DRG付费”
引言:
2023年12月5日国家发布关于印发《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指导手册》的通知,通知中提到“到2025年底,争取实现三级医院全部开展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病种成本核算、DRG成本核算;二级及以下医院全部开展科室成本核算、诊次成本核算、床日成本核算,逐步开展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病种成本核算、DRG成本核算。到2030年底,力争所有医院均开展上述成本核算工作。全国医疗服务价格和成本监测与研究网络成员单位要严格贯彻落实有关要求,按照统一、规范的方法开展成本核算和成本数据上报工作。”

那么什么是医保DRG付费?对我们到底有什么影响?
什么是“医保DRG付费”?

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是用于衡量医疗服务质量效率以及进行医保支付方式的一个重要工具。DRG 实质上是一种病例组合分类方案,即根据年龄、疾病诊断、合并症、并发症、治疗方式、病症严重程度及转归和资源消耗等因素,将患者分入若干诊断组进行管理的体系。
DRG将治疗手段相似的疾病,划分为一个组进行打包,然后对每类疾病设定治疗费用标准,相当于每种疾病对应一个固定的收费套餐,意味着同病、同症状、同程度的两个人在不同医院接受治疗的基本方案和花费将基本一样。医保局结算的时候会按照 DRG的固定标准给医院付费低于固定标准的剩余部分就是医院的利润,超过固定标准的部分则需要医院/医生承担。简单来说, DRG付费制度是一种预付费制度,即不再按病人在医院的实际费用支付给医院,而是按照DRG的中的付费标准进行支付。

举个例子:

假设在 DRG 的分类里,肺癌的治疗费是5万,那么不管患者花了多少钱,医保基金都会按照5万与医院结算。如果患者只花了4万,多出来的1万元就归医院所有。如果实际治疗费花了 6万,那么多出来的1万元就需要医院承担。

“医保DRG付费”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优点:医院收费公开、透明,对于各项疾病有严格的费用控制,可以有效地杜绝、防范过度治疗、过度检查等浪费医疗资源的情况。

不仅如此,从宏观来讲,推进“医保DRG付费”可以给国家医保基金减负,防范、杜绝医保资源浪费。

弊端:

治疗手段受到一定限制,例如在治疗过程中迫于规定严格死守“价格线”,治疗效果可能打折扣。即便患者想要更好的治疗手段和药品,因为使用了医保,也无法自由选择。

结语:

医保改革影响着每一个人,随着“医保DRG付费”的推进,相信也有患者为了追求更好的治疗手段和药品,会选择放弃医保,绕开DRG,不受“控费”。那么你支持医保DRG付费吗?
律师简介

申鹏亮
· 广东天商律师事务所保险法律事务部主任
申鹏亮律师曾在人保财险任职法律诉讼岗,在职期间主要处理财产/人身保险合同纠纷案件、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等诉讼案件,在职期间共代理保险公司案件约500余起,在保险合同纠纷领域深谙多年,保险法律领域功底深厚。从事律师工作后,着力于民商事争议解决,企业常年法律服务等领域。在复杂民商事纠纷、企业经营日常管理法律服务、保险合同纠纷,劳动争议纠纷等领域均有丰富工作经验。